众官员其实对花雨总巡检的官职并没有什么敬畏,因为大隋朝还从来没有这个官职,大部分人都只觉得这是杨广赏赐花雨献宝之功的一个虚职而已,有名而无实,这样的官位他们大多是瞧不上的。
他们真正有几分在意的,反而是那把尚方宝剑,此剑在手,便如帝亲临,有先斩后奏之权。
谁也保不准什么时候会跟这位总巡检有所冲突,先混个脸熟,拉个关系,也好有着日后的一份香火情分,说不得便能免去剑斩人头的风险。
唯有少数心思玲珑,消息灵通之人,对于花雨是真心示好,他们可是从那总巡检的职责中隐隐看到了腥风血雨。
辞别了刺史卞秦和及一众官员,花雨便领着那位宣旨的太监回山外山庄。
至于任职之事,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官职,自然是没有府邸衙门及人员配置,就连圣旨中也没提到这些,花雨当然就不着急了。
但他却是心明如镜,这正是杨广对他放权的节奏,一个从前没有的官职,天然地就独立在了原本的官员体系之外。
什么都没有,这样才正好让他自由发挥,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完全只能靠他自己的本事。
做得好,杨广自然不吝赏赐,做不好,一个从来没有过的官职,随时撤了也无妨。
此中关节,花雨自是明了。
一路上闲聊,花雨才知道这位太监竟是杨广身边的贴身大太监杨振玉的直属宫人,而且能派他来此,自也说明这人深得杨振玉信任。
太监名唤王琮,一路交谈,竟也是个博闻强记之人,一身见识比之一些书香世家嫡传也不遑多让。
这样的人,能得杨振玉赏识,自是情理之中。
王琮本身带着探查山外山庄情报的使命而来,本来对花雨是深有戒心的。
但一路畅聊下来,他也不禁为这位双腿残疾的少年庄主的博学多才感到敬佩,也更为花雨能对他这无根之人视之平等,毫无鄙薄怜悯之意的态度而感动。
便也逐渐放下戒备,开始跟花雨自然畅聊,偶尔还能放松地大笑出声,虽然那笑声略显阴柔怪异。
但花雨也不以为意,反而因此谈兴更佳。
到了山庄,对王琮好一番招待不提,又领着他在山外山庄和山外学院转了个遍。
当然,那些隐秘之地自然不会示之于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