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记好打井地点,王宇就不管了,把后面的工作留给了刚刚成立的能源处。
能源处负责石油和煤炭的开采,运输和提炼。
随着地盘越来越大,红巾军的事务也越来越多,相应的部门也就渐渐多了起来。
所以,还是那个老问题,人才,红巾军实在是太缺人才了!
莱州府拿下,正好到了麦收时节。
王宇一声令下,征来的两万乡勇返回青州收麦子去了,莱州的工作交给当地的红乡会。
今年来了个王二郎,莱州的老百姓那叫一个欢天喜地,红巾军宣布,除了三成正常的税收,多余的一粒粮食也不要!
至于什么大斗进小斗出,淋尖踢斛之类,红巾军的宣传队到处宣讲,只要有人发现这种现象,并且向红巾军的督察部门举报,一经查实,重重有赏!
与此同时,红巾军的报纸也开始在莱州同步发行。
强大的宣传攻势,很快就占领了莱州地区的宣传阵地。
好吧,以前大文朝的官府,根本就没有什么宣传阵地,所有朝廷政策的解释权,都归当地的官吏和土豪劣绅所有。
后世人很难想象,古代的老百姓到底有多无知,不是说他们愚蠢,主要是压根就不知道外界的信息。
当地的巡检说什么,
村里的村正说今年收多少税,老百姓就要交多少税。
至于朝廷的政策,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。
很多人甚至以为大斗进,小斗出就是朝廷规定,淋尖踢斛也是理所应当!
红巾军到来之后,莱州的老百姓才算是开了眼界:
原来大文朝的官府竟然如此腐败!
原来普通百姓也能一天吃三顿饭!
原来天底下还有像红巾军这么好的军队!
原来世界上还有像王二郎这样一心为百姓的好官!
……
王宇不记得是谁说过,占领了舆论阵地,战争就胜利了一半。
在这个毫无舆论阵地可言的大文朝,王宇认为,占领了宣传阵地,战争至少能胜利七成!
不过,红巾军在攻克莱州地区的过程中,难免有很多当地人逃到了外地。
有的是有钱人,也有穷人,他们都是听了当地地主老财的忽悠,才吓跑的。
这些人最多的就是往北跑,北边就是登州。
到了登州之后,这些背井离乡的人自然不会说红巾军的好话。
什么红巾军杀人如麻,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,罄竹难书……
总之,在这些人嘴里,天底下就没有比红巾军还坏的人。
受到他们影响,登州府人心惶惶,风声鹤唳,就怕红巾军过来。
红巾军下一步的攻略目标正是登州府。
别人是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
王宇和其他人不一样,他的原则是兵马未动,舆论先行。
不管红巾军什么时候开进登州府,宣传攻势都要提前开始。
于是,红巾军宣传处和大文朝既得利益者之间的舆论战,开始了!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