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卓看到李儒如此表现深吸一口气。
整理好自己的心情,说道:「这件事情与文优关系不大,倒是本相有些迁怒了。「
李儒拱手说道:「不敢!「
董卓问道:「不知文优觉得此行讨伐冠军侯失败,对于这剩下的八万大军该如何安置?「
二人又就这件事情进行了一番讨论。
直到李儒离开。
董卓坐在大厅看着他离开的背影,眼眸微沉。
有些事情嘴上说着不介意,就真的不介意了吗?
贾诩自从李儒回来后,这几天都没有再去找董卓。
但听到牛辅带着残兵败将回来后,贾诩挑眉。
脸上带上了一副忧心表情。
「你可知国相现在心情如何?」
守卫回答道:「国相自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一直未进食,相府众人战战兢兢。时常有斥责声传来。「
贾诩知晓董卓此时定愤怒不堪。
他又仔细打听了一下现在国相府那边的情况。
贾诩正色说道:「此次大军遭遇这么大的损失,我等身为谋士必定要与国相献策。「
旁边守卫立刻露出一副敬佩神色。
此行大军损失惨重。
董卓怒气正胜。
其余人根本就不敢给董卓身边凑,生怕遭受牵连。
但贾诩此时丝毫不惧,其至还愿前往献策,实在衷心。
贾诩直接在这些守卫面前刷了一波好感。
他虽此时身为董卓谋士,看似受信任。
却也知道府中情况,他的一言一行必定会有人上报董卓。
贾诩当晚便去了国相府。
「国相。「
国相府大厅,贾诩拱手行礼。
董卓问道:「你怎么来了?「
贾诩回答道:「文和知国相心情不好,特来献策,国相不如去后宫泄泄火。
.
「
董卓转头怒喝贾诩,「你还说,都是你出的主意,让我被李儒当众训了一顿,你却跑得没了影。「
贾诩赔笑,说道:「我若是不跑,早被李军师斩了,今天哪还能跑来给国相出谋划策呢。「
董卓看着贾诩的笑容,再想想李儒直接冲进后宫,当着众人的面斥责他的模样了然。
李儒连他的这个主公都敢当面斥责。
若贾诩冒头,李儒定会斩了他。
董卓缓缓点头,说道:「你说的也是,要不是你跑得快,本相都不一定救得下你。「
贾诩笑着说道:「所以,我自然是暂避锋芒,这不是得知相国您心情不好,又前来献策了。「
「文优自上次之后,便时时来相府,本相若再入后宫,必会像上次一样。」董卓无奈说道。
直接冲进后宫,当着众人面指责他一次就够了,难不成还要来第二次。
贾诩眼珠子一转,凑到董卓身边说道:「国相,其实这件事情不难解决。「
董卓看着贾诩满脸自信,顿时来了兴趣。
「说来听听。「
贾诩道:「很简单,找衷心之人守在宫门口,外臣不得入后宫。「
董卓拍手:「好!「
心情顿时好了不少。
贾诩又道:「文和听说大军已回洛阳,但此次对战冠军侯损失惨重,回来人数意然不足八成?」
董卓一听这话瞬间又是怒火中烧。
直接将手中茶杯狠摔落地。
「本相从未想过,十万大军竟然连区区一个北地郡都讨伐不下来。「
贾诩说道:「冠军侯身边确实有不少能人异士。」
「据说他手下有两个年轻谋士。」
「虽年纪轻,但是一真实力不容小觑!」
「甚至能与李军师相抗衡。「
贾诩说话间一直观察着董卓的神情变化。
他提到李军师之后,果然董卓脸上又露出了一副似有所思的表情。
贾诩便知之前这件事情定然在董卓心里留下的芥蒂。
贾诩又道:「国相有大帝之姿,身边能人异士也不少,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您才是天命所归!
届时自会有万人投靠。「
贾诩一番话说的董卓心花怒放。
董卓点头:「还是文和懂我,其他人不过乌合之众,乱臣贼子而已,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谁才是明主。「
贾诩又实时地提了一句,「李军师放着十万大军不管,跑回来训斥国相,以至于十万大军遭受如此重创。」
「也不知是不是觉得他在外面打仗,国相在洛阳厚乐而心看不平。「
董卓面色一变,随即说道。
「不会,你多心了,文优不是那样的人。「
话虽如此,心里却生出了芥蒂。
以往李儒所做的那些事情,全部都在他的脑海里面回荡着。
特别是此行征讨北地郡万分重要的时候,李儒竟然将十万大军扔在北地,一人孤身向来洛阳。
纵然现在朝野上下怨声一片。
难道李儒身为一个谋士不知轻重吗?
莫不是真的如贾诩所说,李儒对自己在外征战,而他在洛阳享乐这件事情不平。
人一旦起了怀疑之心,原本很多事情就变得有迹可循了。
李儒以往呵斥他的每一句话,阻止他做的每一件事情,现在都成了他的原罪。
贾诩继续说道:「我也不愿怀疑李军师,但此次若李军师在,绝不会如此轻易陷入敌人陷阱。」
.
「说不定此时已经征讨北地郡成功。」
「国相你不过在后宫呆了两日,泻泻火而已,哪里值得如此大动干戈?」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