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吗!还有这等好事!此事有吾等盯着,上官尽管放心便是!”里正拍着胸脯保证道。
秋日里,屯留城外。
沈放与向承边实一行人来到城外,所到之处,正在田里劳作的百姓纷纷匍匐在地,对沈放大礼参拜,口称谢过陛下恩赐。
随行的公孙鞅骑在马上,见状笑道。
“百姓归心,又坐拥虎狼之师,陛下霸业初成矣!”
“哪里,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,以后的路还很长呢!吾等一定要戒骄戒躁,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!”沈放意味深长地看了公孙鞅一眼,说道。
“陛下能够这样想,实乃我大晋之幸,万民之幸!”公孙鞅在马上对沈放一拱手。
“公孙卿谬赞了,公孙卿出身高门,不知对田亩之事知晓否?”
是时,公孙鞅十六岁,年纪轻轻骤居高位,想必不通田亩之事,沈放这样想着。
公孙鞅面色一红,随即恢复正常颜色,坦然道:“这个,微臣确实不知。”
“我大晋以农耕立国,不知田亩怕是会脱离群众,不如寡人教卿家耕田如何?”
“微臣谢过陛下。”公孙鞅翻身下马,对沈放躬身一礼。
君臣二人走到一块田中,接过百姓的犁头。
沈放指着这具曲辕梨对公孙鞅一一解说道,“卿看,此乃犁舵,上面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,便于掉头和转弯……”
“嗯!的确设计精巧,此犁普及以后,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大晋国农耕效率,开垦出更多荒田,实乃国家之福,百姓之福也。”
公孙鞅又对沈放躬身一礼。
“来,公孙卿,汝抓住犁梢,试着开始犁田,切记控制好犁头入地深度。”沈放抓住牛鼻子上的牵绳,对公孙鞅说道。
“好,微臣试试。”说罢,公孙鞅学着老农的样子似模似样地抓住犁梢,扬起皮鞭,“啪”的一声,“走起!”
二人一牛欢快地朝前面走去,犁翻出的土块像春花在土地上绽放。
旁边,程二牛和景修两人早就憋足了劲,誓要一较高下。
程二牛一手扬起牛鞭,一手扶犁,牛鞭甩地啪啪响,拉下景修一大截,远远地走在了前面。
……
田间地埂上,向承和里正开始拉起了家常。
“向大人,恕小老儿眼拙,前日竟然没有认出大人,怠慢了,还请大人不要计较。”里正惶惶不安地对向承一躬到地。
“不妨,不妨,老哥还要感谢大兄弟款待之情呢!老哥可是好久没有喝到地道的老晋酒了。”向承对里正一拱手。
……
“想俺们村现在,户户有田地,家家有余粮,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。”里正感慨地说道,“要是往年,只要不饿死人,就已经是天大的好光景了,谁还能想到,还有如今这般好日子。”
“兄弟今年高寿?”向承对里正一拱手。
“四十八啦!”里正自豪的大声说道。
是时,战国时代人们普遍寿命不高,一般情况下,能够活到四十岁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,所以里正活到四十八岁就已经是值得显摆的事情。
“明年,俺们村要开发出新地三千亩,到那个时候,儿媳妇再给吾等生一个大胖孙子,吾等就是死也值得了。”
“哈哈哈!此事值得庆贺,不知何时可以到兄弟府上再痛饮一番!”
“现在就去,走!小老儿给老哥哥头前带路,哈哈!痛快!”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