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一见,立刻胃口大开,狼吞虎咽起来。
“好吃!好吃!真还吃!”
众人对周氏的手艺赞不绝口。
“既然大伙儿愿意吃,那以后就常来吃!”周氏兴高采烈地对众人说道。
“好,吾等都来,汝就不怕把汝家吃穷了?”一邻居打趣道。
“不怕!吾家粮食多着呢,管饱!”
“快吃,后面的人还等着呢!”早有邻居催促道。
人们于是加快吃饭的速度,简直像风卷残云一般,饭菜上桌没有多久,就一扫而空了。
然后,第二拨,第三拨的人继续来大树底下吃饭。
最后一拨吃完饭的人过来帮助周氏擦桌子收拾碗筷,给众人端茶送水。
人们在大树下悠闲的乘着凉,诉说着今年的丰收喜悦。
休息一刻钟以后,人们到打谷场上聚集。
这时,两台脱粒机火力全开,壮实的男人们轮流踩踏脱粒机的脚踏,脱粒机滚筒转得飞快,极大的提升了打谷的效率。
正当人们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,村子外边来了二人,来人着黑衣,骑毛驴,一名老者,一名年轻人。
沿着村子的道路一直走,就会经过打谷场。
二人看到打谷场上忙碌的人群,不由停了下来。
“今年的收成如何?”老者对旁边站立的里正一拱手,问道。
“托陛下的宏福,收成不错,吾等这二十亩粟谷,估计能达到三担的产量!”里正豪气地对老者说道。
“三担?老丈,莫要吹牛!”老者不置可否。
“不信是吗?吾等田地正好二十亩,一会儿打完称一下吾等不就知道了!”里正不以为然。
“如若吾等产量达到三担,吾请先生吃酒!”里正继续补充道。
“当真?”老者好像不信的样子。
“当真,吾是里正,吾儿子是有爵位的人,吾儿媳任工部主事,吾说话怎能不当真?”里正瞪起眼睛,嘴上的胡须都翘了起来。
“善,吾等就等一下,看看汝等田地到底打多少粮食!”老者与里正热络地攀谈起来。
一个时辰以后,里正家的总产量称出来了,共计六十八担。
“让吾说中了吧!看六十八担,二十亩地,每亩还三担还多一些,”里正神气地对老者说道。
“善!那就叨扰老丈了!”老者对里正一拱手。
当晚,老者在里正家吃到很晚才离开,里正把他珍藏多年的好酒都拿了出来。
“高兴!吾等今天真高兴!儿子娶了媳妇,粟谷又大丰收,吾家双喜临门!来,让吾等共饮!干!”
太极殿内,沈放居中而坐,众臣环列周围。
向承出列,对沈放躬身施礼,“禀陛下,今年粟谷大丰收,根据老臣考察,亩产量普遍可以达到两担五升以上。”
“嗯!今年风调雨顺,粮食高产在预料之中,百姓家中皆存有余粮,今冬明春就不会饿死人了。”沈放感慨道。
作为现代人,沈放实在不想看到再有人因为吃不起饭而被饿死了。
“幸得我主仁慈,真乃百姓之福,依老臣看来,如若荒芜的田地皆得到开发,那吾等的粮食岂不更加富裕,吾等是否就可以大量酿酒了?”
向承惊喜道。
“向卿,不要太过乐观,要知道我大晋国现今不仅仅是屯留、长子两座城池,还有上党等山区县,两两平均之下,粮食能够自给,寡人看来就不错了!”
“是,老臣唐突了。”向承老脸一红,讪讪退下。
“李卿,粟谷收完马上就该耕田了,不知汝等的曲辕犁制造了多少?”沈放看着李峰不疾不徐地说道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