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登堡也拿不定主意,但是知道,不能停下来,如果停下来,相当于德军将战场控制权全部让了出去,将陷入全面被动。
那样的话,德军就没有机会了。
“英军。英军的作战意志并不是很强烈,击退他们后,和他们进行和谈的可能性高1些。”
这是鲁登道夫的真实想法,在前面很长1段时间内,这也是对的。
“距离还没拉开,如果法军在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,向我们发起总攻,我们将失去1切。”兴登堡看着鲁登道夫。
“虽然我不知道英法发生了什么,但是进攻法军,即便我们得到了初期的胜利,英国人也会从侧翼攻击我们。”
“已经经过消耗的英国人,和没有被消耗的法国人,谁是更好的目标,我想您应该明白。”
鲁登道夫神色不变。
“南线十个师会在明天开拔北上,支援中线的守军,这次必须干掉英国人。”兴登堡收回了目光,走到阴暗处的椅子旁,背对着鲁登道夫说道。
“当然,总司令官阁下,我们会干掉英国人的。”鲁登道夫点点头,转身离开。
德军还维持着近2百个师,3百大几十万人的部队,不过能够用于机动的,连1半都没有。
德军需要兼顾的地方太多了,奥斯曼帝国和保加利亚的退出,让德军不得不直接面对多个国家的压力。
不然,保加利亚和奥斯曼至少还能拖住意大利、华夏,以及保证塞尔维亚不出问题。
同时还能分担东线的压力。
米哈伊尔2世已经梳理清楚了俄国上下,俄国虽然战败且丢掉了远东,但是其剩下的部分实力依旧不可小觑。
不说别的,光说米哈伊尔2世维持的上百万6军,就让德国不得不小心米哈伊尔2世突然反水。
毕竟,跳反协约国的利益,比继续这样呆着大的多,德国不得不布置1个集团军在东线。
……
5月2十日,1个在此时在平常不过的日子里,德军集中2十个师,分两路,从英军侧翼向北进攻。
同时,索姆河东岸的德军也发起了牵制性进攻,让英军无法从容撤退。
进攻1开始,黑格就知道这是德国人的全套,紧急拼凑了十个伤亡惨重下来休整的师顶了上去,并且快速呼叫法国的帮助。
5月2十2日,德军连破英军两道防线,德军插入英军咽喉,英军有约十5个师被分割。
同日,法军紧急发起了进攻,却遭到德国人的顽强抵抗。
并且,为了牵制法军给进攻的德军争取时间,中线德军发起了大规模反击,法军不得不先防御,再调动军队进攻。
这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。
5月2十6日,德军的运动最终完成,英军十8个师被分割在索姆河西岸,遭受来自3个方向上的攻击。
5月2十8日,法军强制突破了德军的防御,向北突击,中线却突然冒出1股德军生力军,接连突破法军阵地,法军不得不暂缓前进。
6月初,双方围绕着包围圈进行了1系列作战,整体上德军占据绝对主动权。
到6月中旬,德军的大致底细已经被摸清了,黑格组织着部队,同法军1起,准备将包围圈中英军接应出来。
包围圈内的英军已经坚持了半个多月,已经是弹未尽粮已绝的状态,连马肉都要吃完了,士兵相当浮躁。
因为缺乏食物,英军士兵已经丧失了远距离行动能力,就是跑都跑不掉了的那种。
6月十7日,包围圈内的英军向德军投降,德军近3十个师的部队刹那间被解放出来。
英法拢共也才组织了3十个师的机动部队前去救援,正常情况下是够的,因为德军必须保持包围圈的完整,要耗费大量兵力。
但是英军投降了,这下情况就尴尬了。
就在黑格绝望时,德军却突然停止了进攻。
“发生了什么?德军为什么停了下来?”罗伯逊得知这个消息时,第1时间思考德军的阴谋。
“不管发生了什么,让后面的部队十个小时内顶到前线去,告诉他们,我不想在军事法庭见到他们!”
【作者题外话】:没想到都1千章了,真是不知不觉,其实在6百章甚至更早左右就崩了,因为最开始没有回华夏的设置,再后来都是瞎写。
当局面太大,又没有大纲,导致最后我把控不住,前段时间到处游荡,这本书彻底崩了。
崩了就崩了,我对这本书已经很满足了,我会将他写下去,写到我预定的那个结局,不过大概也就1两个月内完结。
下1本书已经在构思,我开了两次头,又都写到十来章的时候删掉了。
还在看这本书的兄弟,下1次是想看国内的,还是国外建国的?纯外国历史,我写着有点难。
如果有想法,可以在评论区我发出的帖子下回复,我已经不敢看书评了。
最后,向大家道歉,这本书崩了,但是不会太监,这是我最后的素养。
(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!)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