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行第六的是段人举。段人举原籍山东曲阜,生于圣人之乡,曾经中过举子。因见官场,竟无意科考,弃文学武。段人举吟了一句忍弃举子学剑道,这句也合规矩。
排行第七的是吴向高。吴向高便吟了一句芙蓉渠水叶向高。这句也算过关,前面七人都过关了,到排行第八的莫不信连句。莫不信想了半晌,始终想不出来。因此他没有连句,被七人罚酒,当天喝得酩酊大醉。
那次连句过后,没过多久,关天赐便即失踪。神剑山庄群龙无首,先是司马镇南与慕容扫北因连句喝酒的事争闹起来,其他人劝不了,受其连累,或帮慕容扫北,或是站在司马镇南一边的。分为了两派,大闹了一场,将神剑山庄也给掀了个底朝天。
八人武功相差不多,在神剑山庄乱斗了一场,没分出胜负,于是约了半年后,在醉香楼中比剑。半年之期一到,八人都赶到了醉香楼。二话不说,就动了手。
初时,尚且顾念同门之谊,下手也有所保留,与平常切磋一般。渐渐地,就有人负伤。八人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,关天赐没失踪之前,有关天赐压着还不敢怎么样。关天赐一旦失踪后,八人少了那份镇压,没了顾忌,谁都不肯服谁。
师兄弟八人相处久了,对彼此的招数了解得很全。那比剑受伤的,以为自己手下留情,而对方全力相搏。宿仇未消,又添新恨,索性新仇旧恨一块算,越斗越是激烈。八人在醉香楼中,打了七天七夜,人人身受重伤,实在连拔剑的力气也使完了,才各自负气遁走。
大弟子凤鸣秋作为大师兄,以为自己武学天赋最高,剑术最强,其他七人应该遵从统领。见七个师弟均不服管束,这个大师兄实在当得太没面子,从此有了归隐之心,江湖热血也渐渐冷淡。就在句容县三叉路中处开了一茶亭,过着半归半隐的生活。萧爻在茶肆遇到凤鸣秋时,见他落寞消沉,正是因此而起的。直到萧爻夸赞他武学天赋最高时,他才来了些精神。
司马镇南去了北直隶,在河北沧州开山立柜,开始招收徒弟,在北方闯下了不小的名头。
慕容扫北留在南京,建造了秋暝居,四处收徒,传扬剑法。在两淮一带,名气越来越大。江湖中人提到慕容世家,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南京城秋暝居中的慕容扫北。
黄天荡回到山西,投在镇远镖局,做了镖师。与同行于大友是挚友,在一次保镖的途中,途径五台山时,被一伙强盗前来劫镖。于大友中毒箭死去,临死前,将儿子于通海交付给黄天荡照料。五年前,于通海正式行过拜师之礼,成了黄天荡的弟子。
陆孝濂回到老家河南郑州后,靠着一身武艺,打打拼拼,也能找到些周转。照顾双亲,殷勤奉养。屠大郎的父辈原是一屠户,家境颇阔绰。屠大郎因仰慕陆孝濂的武艺,想拜在陆孝濂手下学武,多次央请其父代为求师。在陆孝濂回家后,屠大郎的父亲对陆孝濂多有接济。陆孝濂感其诚意,待二老去世后,收屠大郎做徒弟。
段人举回到曲阜老家后,作了安顿,就离开老家,开始漂泊天涯,四处追查师傅失踪的事。二十年来,走遍大江南北,并没有寻到关天赐的踪迹。
吴向高跟着慕容扫北留在南京,做了慕容扫北的管家。也收了一个徒弟,就是花添骄。萧爻前些时候在李药香家里遇到过。莫不信却做了锦衣卫。
神剑八雄年轻时候在醉香楼中剧斗一场,其后各奔天涯。转眼之间,此事已过去了二十多年。八人在各自的领域,均有各自的建树。却也经历了不少风浪,经过这许多年来的打磨历练。当初的菱角已渐渐损去,变得圆了、滑了。年轻时的锋芒也渐渐变谈,变成了内敛、成了容达。
八人分散后,各自闯荡,每每遇到困难挫折,要自己独挑大梁时,便不由得想起了同门师兄弟。要是师兄弟不分散,齐心协力,该有多好。然而,事实已无可挽回。前行之路一旦选定,纵是步步荆棘,也得咬牙走完。八人仗着所学本领,独自挺了过来。都常常打听其他人的讯息,相互耳闻。如今二十年过去了,观照时下,少年子弟江湖老,八人都已鬓发如霜,不复青春年少,红颜朱华。每每念及同门之谊,想到当年那无谓的混战,无不感叹良多,唏嘘不已。
慕容扫北名闻两淮,势力雄厚,在八人之中,尤显得风生水起。然而,对当年的事一直耿耿于怀。打听得其他七人的落脚之地后,欲借着这次庆祝六十岁生辰,邀请七人前来。趁着尚且健在,消解当年的仇怨,再叙一叙同窗之谊。有生之年了却这一桩心头大事后,再无抱憾了。因有此念,他写下了请柬,在给七人的请柬末尾附上了当年的连句,吩咐弟子分路送去。
其他七人,也都有消除仇怨、再叙同门情谊的想法。接到慕容扫北的请柬后,想到了同门间深厚的友谊,无不含泪拆阅。时隔二十多年不见,当真见字如见人。
当那七人看到慕容扫北附在请柬末尾的连句。便想起了年少之时,同在神剑山庄学剑的一幕幕。垂暮之际,再回想年少之事,仿佛又重新亲自经历了一遍。原来时光不会骗人,走过的每一步都刻在了年月里,被一个叫作曾经的盒子封存着。一经打开,才看到了另一个年月里的自己,当时年少不知味,只有重新品味时,才能辨别其中的酸甜苦辣。就算是最平常,最不起眼的日子,那都滋味无穷。那个年月里,铭刻着共同的青春年华。因为共同拥有,变得分外珍贵。
那七人收到请柬后,无不慨然答允,都决定要在四月初八这天,来秋暝居了结二十年前的宿怨。
除了慕容扫北之外,其他七人彼此亦有联络,邀在醉香楼同聚,再一道去秋暝居给慕容扫北拜寿。收了弟子的,想让自己的弟子去结识结识师兄弟的门徒。陆孝濂派屠大郎先来,自己赶后。黄天荡派于通海先来,自己却在后头。
然而隔了二十年互不见面,八人的形貌有所改变,担心见面之后认不出来。有徒弟的,更是生怕徒弟们彼此不认识,而致错过。陆孝濂便将师兄弟八人的故事给屠大郎说了一遍,将那七句连句给他看,要他背熟。吩咐屠大郎到了南京城外醉香楼时,若遇到其他的师叔师伯,或是其子侄弟子,便将连句说出来,以作相认的切口。
却是屠大郎最先赶到醉香楼,因想着还有其他人,先订了两张桌子,以方便接待。萧爻进店时,屠大郎见萧爻是一练家子。说出了切口中第一句凤鸣九天知秋来。试探萧爻,倘若萧爻是八人中任意一人的弟子,就会说出下一句切口来应接。但萧爻不知此间故事,因此没搭话。
屠大郎由此而知萧爻并非自己等待的人,萧爻要坐的桌子,又正是他预定了的。他就出声喝止萧爻,要萧爻改坐别桌,两人因此闹了一场。
于通海是黄天荡的弟子,出门时,他的师傅黄天荡也作过同样的吩咐。他是知道切口的。
于通海听屠大郎说出了切口,便接说出黄天一剑荡四方来接应。两人相认后,知道了对方的身份。因上一代的师傅是神剑山庄的传人,是师兄弟,到了这一代,仍旧算作神剑山庄的传人,按年龄大小,以师兄弟相称。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