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最后皇上终是经不住秦碧玉这样的固执,长长叹一口气,接下了那杯茶。
“那好吧,朕就勉为其难地,品品你煮的茶。”
见皇上终于接下了那杯茶,秦碧玉心里很是高兴,其实她奉茶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希望皇上能给她一个机会,听她讲讲关于静妃的事情。
皇上如此睿智聪明,又怎么可能不明白秦碧玉的所思所想,他如今接下了那杯茶,也算是默认了秦碧玉的请求。
因为是早就计划好了的,所以秦碧玉并没有再多加考虑,而是直接开口就问道:“父皇,您还记得,静妃是什么时候入宫的吗?”
皇上低头,轻轻地抿了一口茶水,然后不自觉皱起眉头,有些嫌弃地看了一眼手里的那杯茶,很明显,秦碧玉的煮茶的手艺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。
但是皇上却没有立即就将那杯茶放下,也没有对这杯茶做出评价,而是自然而然地回答了秦碧玉的问题。
“朕当然记得,那一年,朕二十,而静妃,则是刚满十六。”
皇上的目光不自觉地看向前方,思绪飘远,眼神里逐渐装满了柔情。
“那一年,朕乔装打扮,微服出巡,在城外的大湖边上,正巧遇见了她。”
“那个时候,她正在给一直受了伤的野兔包扎伤口,朕被她的善良和温柔吸引,于是便主动过去,跟她说了第一句话。”
话说到这里,皇上又抬手,轻抿了一口茶水,然后接着往下说下去,全然没有方才那副不愿意提及静妃的样子。
“朕记得那天好像还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,于是静妃便让朕在大湖边的亭子里避雨,她还亲自为朕煮了一壶茶。”
皇上收回视线,指着桌子上那个精致的茶壶说道:“当时,那里也有一只像这样精致的茶壶,只是那个时候的静妃,煮茶的手艺还很马虎罢了。”
“后来,朕回了皇宫,便差人去打听了她的下落,在后来,她便如朕所愿,进了宫,朕知晓她为人善良,温婉安静,于是便册封了静妃。”
皇上一字一句,慢慢回忆起了关于静妃的点点滴滴,谈起这些往事的时候,他没有半分的严肃,更加没有了一个皇帝的威严。
此时的皇上,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,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男人。
秦碧玉安安静静地听着皇上回忆往事,一直都没有开口打断,直到最后皇上自己停了下来,她这才默默地感叹了一句:“原来这些,父皇您都还记得。”
“其实以前儿臣经常到静妃这边来陪她聊天,而静妃跟儿臣说地最多的,也就是您们曾经的往事。”
“从相识到相知,再到后来,静妃明明知道深宫的孤寂和无奈,她还是义无反顾,心甘情愿地进了宫。”
“静妃还跟儿臣提起过,她当初之所以会进宫,并没有什么别的原因,只是因为她想一辈子都陪着父皇您,别人口中说的那些什么享不尽的荣华富贵,那么什么光鲜亮丽的外表身份,其实静妃一点也不在乎。”
“让她心甘情愿的,就只是父皇您这个人而已。”
秦碧玉一边仔仔细细回忆着静妃以往跟自己所说的那些事情,一边慢慢讲给皇上听,她不确定自己这样做,到底能不能解开皇上的心结,但是这却是如今她唯一能做的。
这样做,秦碧玉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想让皇上放了萧倦瑜,她更是希望皇上能够原谅静妃,让静妃获得真正的自由。
皇上手里的茶水在夜风的吹拂下,很快就凉了,但是他依旧是没有舍得倒掉,而是将那已经凉了的茶水,又喝了一口。
秦碧玉见皇上此番行为,赶紧伸手过去,准备为皇上重新添些热茶,但是却被皇上及时阻止了:“不必了,这茶凉了,其实也别有一番滋味。”
秦碧玉见皇上那么坚持,也没有再继续下去,慢慢收回手,接着皇上的话说道:“世人都说,人走茶凉,但是儿臣却不这么认为。”
“若是那个人一直都活在自己的心里,那么不管那人身在何处,又有什么关系呢?有些活在曾经记忆里的人,远远比眼前存在的人,要活得真实多了。”
听到秦碧玉这番话,皇上有些疑惑地看向她,秦碧玉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,然后才继续说道:“父皇,您还记得,当初您主动上前去,跟静妃说得第一句话,是什么吗?”
皇上没有料到秦碧玉会问出这个问题,但是答案他却根本想都不用想,立刻就脱口而出道:“朕当然记得。”
“朕当初主动跟静妃说的第一句话是,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姑娘。”